四组词

四的拼音和组词

四行
古代自然哲学家所说的物质世界赖以构成的各种简单的实体(如气、水、火、土)之一。 指孝、忠、信、悌四种德行。按,“居乡则悌”,《孔丛子·公孙龙》引作“处乡则顺”。 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亦称四德。参见“四德”。
sì xíng
四庙
指高祖、曾祖、祖父、父四代祖庙。
sì miào
四援
四邻的援助。
sì yuán
四禁
四种戒止的事。指君主的四禁。 四种戒止的事。指唐代中书舍人的四禁。
sì jìn
四六
文体名。骈文的一体。因以四字六字为对偶,故名。骈文以四六对偶者,形成于南朝,盛行于唐·宋。
sì liù
四礼
古代加冠、婚嫁、治丧、祭祀仪式的合称。 旧时妇女侍奉丈夫的四项准则。
sì lǐ
四致
〈方〉:恰当;妥贴。
sì zhì
四神
指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星之精。 指南海祝融、北海玄冥、东海勾芒、西海蓐收四神。
sì shén
四壁
屋子的四面墙壁,泛指整个屋子。 后以“四壁”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指屋内的四面。
sì bì
四子
指王倪、啮缺、被衣、许由。 指羲仲、羲叔、和仲、和叔。 指汉王褒虚构的寓言人物微斯文学、虚仪夫子、浮游先生、陈丘子。
sì zǐ
四照
(光华)照耀四方。 指光华四照的花。
sì zhào
四域
四周界限。指四方之内。
sì yù
四顾
向四面环视。 指四面。
sì gù
四参
指朝廷四参官。
sì cān
四姓
指四个姓氏。自汉以来,历代多有以四个名门贵族的姓氏合称为四姓的。如:东汉·明帝时外戚有樊、郭、阴、马四姓(见《后汉书·明帝纪》李贤注);三国·蜀有焦、娄、孟、毛四姓(见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吴有朱、张、顾、陆四姓(见《文选·陆机〈吴趋行〉》李善注);晋·广陵郡有雷、蒋、谷、鲁四姓(见《晋书·刘颂传》);唐有崔、卢、李、郑四姓(见《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等。南北朝世族,以郡望或官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谓之四姓。泛指名门贵族。 南北朝 世族,以郡望或官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谓之四姓。 泛指名门贵族。
sì xìng
四忌
四种忌讳。宋曾巩《后耳目志》:“著书忌早,处事忌扰,立朝忌巧,居室忌好。作《四忌铭》,以致吾老。” 四种忌讳。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邓志宏曰,诗有四忌:学白乐天者忌平易,学李长吉者忌奇僻,学李太白者忌怪诞,学举子诗者忌说功名。”
sì jì
四垠
四境;天下。
sì yín
四冲
控扼四方的要地。
sì chōng
四祥
指四种吉祥的动物。
sì xiáng
四临
四面逼近。
sì lín
四离
作诗的四种避忌。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的合称。详“四离四絶”。
sì lí
四轻
指人的言论、行动、态度、爱好不端庄稳重。 兵家语。指利于作战取胜的四项条件。
sì qīng
垂四
谓涕泪交流。两眼垂泪,两鼻孔垂涕,故称。
chuí sì
四蕃
见“四番”。
sì fán
四试
古代诸侯、州伯定期考核官吏的制度。 指科举中的四级考试。
sì shì
四向
向着四面;四出。 四周;四方。 佛教谓须陀洹(预流)向、斯陀含(一来)向、阿那含(不还)向、阿罗汉(无生)向为“四向”。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为小乘四果,向其果位进修,故谓之“向”。
sì xiàng
四圣
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尧、舜、禹、汤。 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伏羲、轩辕(黄帝)、高辛(帝喾)、禹。
sì shèng
四库
我国古代宫廷藏书的地方,分库收藏经、史、子、集四部类图书。
sì kù
四蔽
四面遮蔽。 四种弊端。
sì bì
四趁
相称,合适。
sì chèn
四业
指《诗》、《书》、礼、乐。 指士、农、工、商四民之业。
sì yè
四击
指拳术中的“踢、打、摔、拿”四种技击方法。拳术套数的组成,一般都以技击动作为中心,整套动作的主要部分离不开四击的法则。
sì jī
四仪
四方所遵照的准则。 言行的四条准则。 见“四威仪”。
sì yí
四川
中国西南地区的省,简称川或蜀。面积57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省会成都。东部为四川盆地,西部为川西高原。水力资源、天然气、云母、井盐储量丰富。稻米、油菜籽产量居全国首位。重庆为中国西南部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sì chuān
四卫
四方卫服之国。古代指王城以外四周拱卫的诸侯国。 四方之职。 四肢。
sì wèi
四宇
天下;四方。
sì yǔ
四王
指古代四位帝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 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的合称。他们在艺术思想和风格上,直接或间接受董其昌影响。技法方面功力较深,但崇尚古人,意境很少创新,不少作品趋于程式化,对清代山水画有深远影响。康熙至乾隆间有王昱、王愫、王玖、王宸;其后又有王三锡、王廷元、王廷周、王鸣韶,俱画山水,宗法“四王”。前者称为“小四王”,后者称为“后四王”。
sì wáng
除四
赌具骰子名。又名除红、朱窝。
chú sì
四遐
指四方极远之处。
sì xiá
四冥
见“四溟”。
sì míng
四溃
四散溃逃。
sì kuì
四乳
谓身上有四只乳房。古代传说周文王有四乳,迷信者附会为仁圣之相。
sì rǔ
三四
犹言再三再四。 表示为数不多。
sān sì
四泾
指江、河、淮、济四水。
sì jīng
四运
指四时,四季。
sì yùn
四黄
晋李晃、李?、李劲、李叡兄弟四人的合称。
sì huáng
四豪
指战国时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四人。
sì háo
四明
山名。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自天台山发脉,绵亘于奉化、慈溪、馀姚、上虞、嵊县等县境。道书以为第九洞天,又名丹山赤水洞天。凡二百八十二峰。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四明山。
sì míng
四华
见“四花”。
sì huá
四恩
佛教语。指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见《心地观经》。又指父母恩、师长恩、国王恩、施主恩。见《释氏要览》。前者泛指世人当报之恩,后者专指僧徒当报之恩。
sì ēn
四空
四方的天空。 佛教谓无色界的四处,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又称四空天、四空处。
sì kōng
四镇
四座大山。镇,一方的主要山岳。 镇守四方的四将军。汉晋之世,有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各一人,称为四镇。见《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北魏以碻磝、滑台、洛阳、虎牢为河南四镇。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河南四镇》。
sì zhèn
四近
周围邻近的地方,形容距离不远之处。 犹附近、四周。
sì jìn
四县
古时钟磬之类乐器悬挂的形式,按身份地位定等次,天子最尊,四面悬乐。
sì xiàn
四田
《周礼·春官·甸祝》:“甸祝掌四时之田,表貉之祝号。”贾公彦疏:“四时田即大司马所云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后用以指帝王的四季田猎。
sì tián
四秋
指春、夏、秋、冬四季的收成。
sì qiū
四等
四种等级。 指字音之四等。 即四无量心。
sì děng
四畔
四周。
sì pàn
四关
四座关塞。秦汉时“四关”,指函谷关、武关、散关和萧关。 四座关塞。晋时“四关”,则指东成皋,南伊阙,北孟津,西函谷。 指长安。
sì guān
四肢
指动物的四条腿或人的两腿两臂。
sì zhī
四体
指人的四肢。 书法中指真、草、隶、篆四种字体。 比喻君王的辅弼大臣。
sì tǐ
四围
四周;周围。 四周,周围。
sì wéi
四布
指各地所赠以助丧葬的钱币。向四方传布、散发。 向四方传布、散发。
sì bù
四马
四马是拆字格,“骂”字的隐语。
sì mǎ
四白
因眼珠小而四周皆露眼白。旧时相者认为人有此相则死于刀兵之灾;又以为妇人有此相则与人奸乱。汉王符《潜夫论·相列》:“《易》之《说卦》:巽,为人多白眼。相扬四白者,兵死。”汪继培劐笺引王先生云:“四白,谓睛之上下左右皆露白,《易》所谓'多白眼'也。相妇人法:目有四白,五夫守宅。见《唐书·方技·袁天纲传》。”又北周郎中裴珪妾赵氏目有四白,相者张璟藏劐谓其“终以奸废”,后应验。见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 指商山四皓。 经穴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眼睑下一寸,当眶下孔处。
sì bái
四术
诗、书、礼、乐四种经术。 治国的四种方法。《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术。一曰忠爱,二曰无私,三曰用贤,四曰度量。”一说指忠爱、无私、用贤、简能。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治道·四术》。 指四方的通道。
sì shù
四平
四处平坦而无险阻。指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四将军。 指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四将军。
sì píng
四檐
亦作“四檐”。 屋顶向四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sì yán
四奸
指聋、昧、顽、嚚四恶。
sì jiān
四飞
向四方飞散。
sì fēi
四稍
见“四梢”。
sì shāo
四岳
相传为唐尧臣、羲和四子。分管四方的诸侯,所以叫四岳。汉孔安国,宋孔平仲,明杨慎均以四岳为一人。 相传为 共工 的后裔,因佐 禹 治水有功,赐姓 姜,封于 吕,并使为诸侯之长。 泰山、华山、衡山、恒山 的总称。见“四岳”。
sì yuè
四表
指四方极远之地,亦泛指天下。 古代谶纬家谓地与星辰升降运行的终极之处。
sì biǎo
四则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总称。
sì zé
四史
相传为黄帝的四个史官:沮诵、仓颉、隶首、孔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合称。
sì shǐ
四禅
佛教语。即四禅定。
sì chán
四称
匀称;协调。
sì chèng
四坐
亦作“四座”。 指四周座位上的人。 四周座位。
sì zuò
四科
孔门四种科目。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南朝宋东观设置的四门学科。指儒学、玄学、文学、史学。 汉代举士的四种科目。
sì kē
四时
四季。指一年四季的农时。乐舞名。指一日的朝、昼、夕、夜。 指一年四季的农时。 指一日的朝、昼、夕、夜。
sì shí
四少
指少师、少傅、少阿、少保。
sì shǎo
四兆
指四种卜兆。
sì zhào
四弼
四佐。指四位辅佐大臣。 星官名。
sì bì
四饮
指清、医、浆、酏四种饮料。
sì yǐn
四鄙
四方边境地区。 指四境边民。
sì bǐ
四陈
四面铺陈、陈列。
sì chén
四老
四位老人。指商山四皓。
sì lǎo
四职
指士、农、工、商四种职业。
sì zhí
四乡
城镇四周的农村。 泛指四方。
sì xiāng
四种
指黍、稷、稻、麦。
sì zhǒng
四番
四方边境的藩国。 四次。
sì fān
四从
谓随从车乘。四,通“驷”。 谓有四代堂房亲族。从,堂房亲属。
sì cóng
四务
四季的事务。
sì wù
四犯
古代乐曲转调的名称。曲调中宫调犯四调者谓之四犯。唐人以为犯有正、旁、偏、侧四种,即宫犯宫为正犯,宫犯商为旁犯,宫犯角为偏犯,宫犯羽为侧犯。其实宫调可犯商、角、羽诸调,而十二宫之间则不容相犯。宋姜夔《凄凉犯》词序:“凡曲言犯者,谓以宫犯商、商犯宫之类。如:道调宫'上'字住,双调亦'上'字住,所住字同,故道调曲中犯双调,或于双调曲中犯道调,其他准此。唐人《乐书》云:'犯有正、旁、偏、侧。宫犯宫为正,宫犯商为旁,宫犯角为偏,宫犯羽为侧。'此说非也。十二宫所住字各不同、不容相犯;十二宫特可犯商、角、羽耳。”
sì fàn
四胡
乐器名。形状与二胡相同,因有四条弦,故名。第一、第三两弦与第二、第四两弦同音。常用以伴奏大鼓等曲艺。
sì hú
四府
西汉以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府为四府。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或太傅)府为四府。
sì fǔ
四境
四周的边境;国境。 引申指举国;四方疆界之内。
sì jìng
四韵
亦称“四韵诗”。 由四韵八句构成的诗,即近体诗中的五言、七言律诗。
sì yùn
四新
指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和新习惯。
sì xīn
再四
一次又一次。
zài sì
四上
指四种上乘的音乐。《楚辞·大招》:“代秦郑卫,鸣竽张只。伏戏《驾辩》,楚《劳商》只。讴和《扬阿》,赵箫倡只……四上竞气,极声变只。”洪兴祖补注:“四上,谓声之上者有四,谓代秦郑卫之鸣竽也,伏戏之《驾辩》也,楚之《劳商》也,赵之箫也。”《初学记》卷十五引南朝梁王暕《观乐应诏》诗:“参差陈九夏,依迟分四上。”一说:四、上,为笛色谱中两种音调。四即宫,上即商。“四上竞气,极声变只”,谓宫声由商而争上,至极而变。见蒋骥《山带阁注楚辞·馀论下》引清毛奇龄《竟山乐录》。 指国君。
sì shàng
四海
指全国各地。 指世界各地。 豪放、豁达。
sì hǎi
四射
古代四种射礼。即大射,宾射,燕射和乡射。见《礼记·射义》清孙希旦集解。 向四面发散、放射。
sì shè
四维
古代指礼、义、廉、耻四种道德准则,认为是维系国家所必需的。 指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角。 指四方。
sì wéi
四气
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温、热、冷、寒之气。 汉儒附会天人相应之说,以喜怒乐哀应四时为四气。
sì qì
四赋
指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哀二世赋》、《大人赋》。 指汉扬雄的《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艺文·四赋》。按,《校猎赋》一名《羽猎赋》。
sì fù
四愁
“四愁诗”的省称。 泛指愁思。
sì chóu
四豁
开阔,开朗。
sì huō
四配
指颜渊、子思、曾参、孟轲。旧时以此四人配祀孔子庙。颜渊、子思居东,曾参、孟轲居西,通称四配。其始配之年:颜渊为三国魏齐王正始二年(见《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曾参为唐睿宗太极元年(见《新唐书·礼乐志五》),孟轲为宋神宗元丰七年(见《宋史·神宗纪三》),子思为宋度宗咸淳三年(见《宋史·度宗纪》)。 明袁宏道戏称孔子为饮宗,祀为酒圣,以阮籍、陶潜、王绩、邵雍为配祀。其《觞政·八之祭》云:“凡饮必祭所始,礼也。今祀宣父为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四配曰:阮嗣宗、陶彭泽、王无功、邵尧夫。”
sì pèi
四塞
指四方屏藩之国。 指四境皆有天险,可作屏障。 指四方边塞,边境。
sì sài
四生
佛教分世界众生为四大类:一、胎生,如人畜;二、卵生,如禽鸟鱼鳖;三、湿生,如某些昆虫;四、化生,无所依托,唯借业力而忽然出现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
sì shēng
四望
四顾。 指所祭之四方山川及其神灵。 眺望四方。
sì wàng
四驰
谓传播四方。
sì chí
四柱
神话传说中撑地的四根支柱。 古钱名。 旧时星相家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合四柱之干支为八字。
sì zhù
四大
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湿、暖、动四种性能,人身即由此构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古称大功、大名、大德、大权为四大。北周时冀州人戏称四种大物为四大。 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湿、暖、动四种性能,人身即由此构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 古称大功、大名、大德、大权为四大。
sì dà
四论
佛教四部经论的合称。即《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大智度论》。按,《百论》系提婆着,另三论均系龙树所著。
sì lùn
四殃
指四种自然灾害。
sì yāng
四失
学习上的四种过失。
sì shī
四起
四方兴起,到处发生。 四处。 指在朝廷、祭祀、军旅、丧纪中应有的四种容仪。
sì qǐ
四载
指古代的四种交通工具。
sì zài
四端
指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开端、萌芽。
sì duān
四俊
指皋陶、后稷、殷契、仓颉。上古时的贤臣。
sì jùn
四谏
指宋余靖、欧阳修、蔡襄、王素。四人为谏官,皆敢直言,故称。
sì jiàn
四季
指一年中的春、夏、秋、冬。 农历四个季月的总称。即指春三月,夏六月,秋九月,冬十二月。
sì jì
四通
谓与四方相通。
sì tōng
四辟
亦作“四辟”。 四方开通。一说指春夏秋冬。
sì pì
四罗
四处广布。 道教语。指尘世。
sì luó
四封
四面疆界。 四境之内;四方。
sì fēng
四支
四肢。
sì zhī
四勿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应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语见《论语·颜渊》。
sì wù
四同
国都近郊四面方百里之地。
sì tóng
四叔
指少皞氏后世的四个子孙,曾分别受任为木正(句芒)、金正(蓐收)、水正(玄冥)之官。
sì shū
四器
古代作为聘礼的四种玉器。即圭、璋、璧、琮。 画方、圆等图形的四种工具。即规、矩、准、绳。
sì qì
四合
四面围拢。四方配合;四面相应。 四方配合;四面相应。
sì hé
四选
古代对四种人的选拔。 宋代铨选官员的制度。元丰前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铨选,故称四选。元丰改革官制,更名隶属吏部。
sì xuǎn
四景
四时的景象。代指四时。
sì jǐng
四苦
佛教以生、老、病、死为四苦。见《大乘义章》三。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其竹则二箭殊叶,四苦齐味。”自注:“四苦,青苦、白苦、紫苦、黄苦。”这是说苦笋的外壳虽然颜色不同,但苦味是一样的。
sì kǔ
四垂
从四面垂下来。 四境;四边。
sì chuí
四处
到处;附近各处。 向各个方向。 在各个方面。
sì chù
四貉
犹四夷。
sì mò
四诗
即四家诗。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的合称。汉代传《诗经》的有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称“鲁”、“齐”、“韩”三家诗,为今文诗学,两汉时皆立于学官,魏晋以后逐渐衰亡。三家诗除存《韩诗外传》外,馀均亡佚。又有鲁人毛亨,亦传《诗经》,称毛《诗》,为古文诗学,先在民间传授,盛行于东汉。魏晋后通行的《诗经》就是毛《诗》。四家对诗义的说明、文字的解释,均有所不同,参阅清陈乔枞《四家诗异文考》。参见“毛诗”、“三家诗”。 《诗经》的四体:《风》、《大雅》、《小雅》、《颂》。 称《南》(《周南》、《召南》)、《豳》、《雅》、《颂》为“四诗”。
sì shī
四列
相传夏禹治山导水,有三条、四列之说。“四列”说创于郑玄,谓由北至南将山脉分成四列。
sì liè
四梵
佛教语。谓色界四禅诸天之王。
sì fàn
四廊
四面走廊。
sì láng
四相
三国时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人先后任蜀相(尚书令),时称“四相”。因有贤名,亦号“四英”。 佛教以离、合、违、顺为四相。
sì xiāng
四金
用金属制作的四种乐器。指錞、镯、铙、铎。
sì jīn
四下
指四蹄。四边低垂;四边低下。四下里,四处。 四边低垂;四边低下。 四下里,四处。
sì xià
四虎
清苏廷魁、陈庆镛、朱琦、金应麟为言官,敢犯颜直谏,时称“四虎”。
sì hǔ
四艺
旧指琴、棋、书、画四种技艺。
sì yì
四界
周围的界限。 佛教语。即地、水、火、风。
sì jiè
四呼
音韵学名词。汉语音韵学家依据口、唇的形态将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合称四呼。四呼之名,始见于清潘耒《类音》。现代汉语语音学则是依据韵母的韵头或韵腹来确定四呼的。参见“等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sì hū
四伏
到处隐藏着、潜伏着。
sì fú
四面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指四周围。
sì miàn
四病
佛教语。指修行中的四种弊病。
sì bìng
四裴
南朝梁裴黎、裴子野、裴楷、裴绰兄弟四人的合称。
sì péi
四溢
四散飘溢。
sì yì
四校
天子射猎时的四支扈从部队。 谓四面的军队,形容军队众多。
sì xiào
四实
旧指妇女孝友、柔谦、外和、内敏四德。 指近体律诗中,颔联和颈联皆写实在景物的情况。
sì shí
四辰
犹四时。 指四个时辰。
sì chén
四兽
古人以龙、虎、凤、龟四兽为动物之首,阴阳家则附会成天上苍龙、白虎、朱鸟、玄武四星宿。 指虎、豹、熊、罴。
sì shòu
四闲
周代家邑卿大夫有四闲。闲,马厩。
sì xián
四国
四方邻国。亦泛指四方,天下。指四方诸侯国。 指四方诸侯国。
sì guó
四存
清初颜元着《存性》、《存学》、《存治》、《存人》四编,合称“四存”。颜强调力学致知,习事见理,反对程朱派理学的理在事先、知先行后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在当时发生了广泛的影响。
sì cún
四食
佛教称食有四种:一、段食;二、触食;三、思食;四、识食。或称:段食、更乐食、念食、识食。见《法苑珠林》卷一一八。
sì shí
四虚
空旷无涯。 指四方或四方天空。 指近体律诗中,颔联和颈联不用具体景物,而用抽象词汇的情况。
sì xū
四臣
四类贤能的臣子。指社稷之臣、腹心之臣、谏诤之臣、执法之臣。
sì chén
四凶
相传为尧舜时代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书·舜典》“流共工于幽洲(州),放歡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宋蔡沈集传:“《春秋传》所记四凶之名与此不同,说者以穷奇为共工,浑敦为歡兜,饕餮为三苗,梼杌为鲧,不知其果然否也。”后世多用以比喻凶狠贪婪的朝臣。
sì xiōng
四穷
指鳏、寡、孤、独四种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sì qióng
四始
旧说《诗经》有四始,各家说法不一:(1)指“风”、“小雅”、“大雅”、“颂”。《〈诗〉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孔颖达疏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2)指“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3)指“大雅”的《大明》,“小雅”的《四牡》、《南有嘉鱼》、《鸿雁》。《〈诗〉大序》:“是谓四始。”孔颖达疏:“《诗纬泛历枢》云:'《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鱼》在巳,火始也;《鸿雁》在申,金始也。'……《纬》文因金、木、水、火、有四始之义,以《诗》文托之。” 指农历正月旦(正月初一早晨,为岁始)、冬至、腊明日(腊日的第二天)、立春。
sì shǐ
四溅
向四周喷出或溅出。
sì jiàn
四会
四方乐声相会合。 四方会集。 古代仅用乐器演奏而无歌词的上寿曲。
sì huì
四郭
城郭的四周。
sì guō
四极
四方极远之地。 指四方极远之国。 四境。
sì jí
四竟
同“四境”。
sì jìng
四野
四周广阔的原野;也指四面八方。 解放战争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简称。
sì yě
四荒
四方荒远之地。 指四种荒诞的嗜酒行为。
sì huāng
四祭
四时之祭。《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郑玄注:“此盖夏、殷之祭名,周则改之,春曰祠,夏曰礿。”
sì jì
四外
周围;四处。
sì wài
四祸
指穷兵黩武造成的四大祸殃危害其国。
sì huò
四阿
指屋宇或棺椁四边的檐溜,可使水从四面流下。
sì ā
四险
四周险要。又指四周的险要处。
sì xiǎn
四休
宋·孙昉别号四休居士,省称四休。
sì xiū
四众
见“四部众”。
sì zhòng
四灵
指麟、凤、龟、龙四种灵畜。 指传说中的苍帝、黄帝、白帝、黑帝四神帝。 指古代神话中掌东西南北四方之神。
sì líng
四路
指军队进、退、左、右的运动路线。 四方道路。 引申指四方,各处。
sì lù
四末
四肢。
sì mò
四方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正方形或正方体。 指四方诸侯之国。
sì fāng
四轮
谓通达四方。 佛教语。指风轮、水轮、金轮、空轮。
sì lún
四人
四民。
sì rén
四谛
佛教基本教义,特指人世间的一切都是苦的,生的欲望是苦的因缘,只有消除业因的烦恼(欲望)才能得到解脱,而解脱的道路是通过八正道消灭私念。
sì dì
四睇
向四方观望。
sì dì
四藩
见“四番”。 清初封有功的明将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四人为王,称为「清初四藩」 。
sì fān
四件
指供食用的家畜如猪、羊等的头、蹄、肝、肺。
sì jiàn
四言
四个字。多指诗句的字数。指四言诗。 指四言诗。
sì yán
四至
指某块土地四周的界限。 从四方来到。 旧指田地、住宅等四周的界限。
sì zhì
四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合称。
sì lì
四屋
屋的四方。指满屋。
sì wū
四注
四周环绕。 指四周环绕的走廊。 指屋宇、棺椁四边有檐,可使顶上的水从四面流下。
sì zhù
四三
犹三四。表示为数不多。
sì sān
四代
四个朝代。指虞、夏、商、周。 四个朝代。指北朝的魏、周、齐和南朝的陈。 指前后相承的四个辈份。
sì dài
四游
亦作“四游”。 古人认为大地和星辰在一年的四季中,分别向东、南、西、北四极移动,称“四游”。 指四季,四时。
sì yóu
四弘
见“四弘誓愿”。
sì hóng
四拜
古代表示庄重的拜礼。 明洪武九年定大祀拜礼:迎神四拜,饮福受胙四拜,送神四拜,共十二拜而毕。参阅《明史·礼志一》。
sì bài
四解
谓四面通达。
sì jiě
四书
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 指四部书。参见“四部书”。
sì shū
四城
城的四处,全城。
sì chéng
四疆
四方的疆界。
sì jiāng
四眠
指蚕的大眠。蚕不食不动的状态叫眠,有初眠、二眠、三眠、大眠之别。
sì mián
四节
指春、夏、秋、冬四季。 指四时的节日。 指兽类四肢的关节。
sì jié
四京
唐代以长安(中京)、洛阳(东京)、太原(北京)、凤翔(西京)为四京。 宋代以开封府(东京)、河南府(西京)、应天府(南京)、大名府(北京)为四京。 辽代以临潢府(上京)、辽阳府(东京)、析津府(南京)、大同府(西京)为四京。
sì jīng
四真
四位真人。指庄子(南华真人)、文子(通玄真人)、列子(冲虚真人)、庚桑子(洞灵真人)。 指宋嘉佑时有声望的四个大臣。
sì zhēn
四格
清代对在京的官吏进行考核的四条标准。
sì gé
四学
指周分设于四郊的学校。《礼记·祭义》:“天子设四学。”郑玄注:“四学,谓周四郊之虞庠也。”一说指周、殷、夏、虞四代之学。孔颖达疏:“天子设四学者,谓设四代之学,周学也,殷学也,夏学也,虞学也。” 指南朝宋设立的儒、玄(道)、史、文四学馆。
sì xué
四厢
古军队编制名。 朝会奏乐之地。 四周。
sì xiāng
四天
四方的天空。 即四禅天。 道教以东方九气青天、南方三气丹天、西方七气素天、北方五气玄天为四天。参阅《云笈七签》卷二一。
sì tiān
四渎
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星名。属井宿,共四星,在麒麟座内。
sì dú
四象
指春、夏、秋、冬四时。体现于卦上,则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古代用来表示天空东、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星象。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指阴、阳、刚、柔或吉、凶、悔、吝。指暇、顺、雍、嘉四种治政要求。指日、月、星、辰。指六书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四体。 古代用来表示天空东、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星象。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指日、月、星、辰。
sì xiàng
四伐
用武器击刺四次。 古代乐舞以“四伐”象征征伐四方。
sì fá
四门
指明堂四方的门。 学校名,即四门学。 佛经有释迦牟尼(净饭王太子)出四门受天帝感化而出家修道的传说。
sì mén
四辅
官名。相传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书·洛诰》有“四辅”之称。《益稷》有四邻,《史记·夏本纪》作“四辅”。至《尚书大传》、贾谊《新书》始有疑、承、辅、弼(《新书》作道、弼、辅、承)为“四辅”之说,皆出于秦汉间人的依托。至王莽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又为其子置师疑、傅承、阿辅、保拂(弼)之官。明太祖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辅”。参阅清全祖望《经史问答·三礼问目答全藻问》。 国都附近的州郡。唐开元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同、华、岐、蒲四州。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宋崇宁间所置四辅郡,以颍昌府为南辅,襄邑县为东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见《宋史·徽宗纪二》。 星名。指房宿四星。
sì fǔ
四户
四门。 南朝齐永明中,中书舍人四员各住一省,时人呼之为四户。
sì hù
四罪
谓舜治共工、歡兜、三苗、鲧四凶之罪。
sì zuì
四守
四种守卫的方法。 犹四方。 星名。
sì shǒu
四星
即苍龙、白虎、朱鸟、玄武四星宿。 指瑞星、妖星、流星、客星。 指“北斗七星”中的“斗魁”四星。借指秤上四星。古人以二分半为一星,四星则言“十分”,多用以形容程度深。
sì xīng
四摄
佛教语。谓菩萨为摄受众生归依佛法而常行的四事。布施摄:惠以财物、佛法等;爱语摄:善言慰喻;利行摄:行善利人;同事摄:分身示现,随机教化。语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闻持品》:“是诸菩萨行菩萨道时,以四事摄无量百千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sì shè
四教
旧时的四项教育科目。所指因教育对象而异。(1)孔子以文、行、忠、信为教人的四要目。《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旧唐书·杨绾传》:“文、行、忠、信,弘于四教。”(2)指儒家所传授的四门学科:诗、书、礼、乐。《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心在四教,语称七德,目视六籍,口诵九歌。”(3)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晋干宝《晋纪总论》:“而其后妃,躬行四教,尊敬师傅,服澣濯之衣,修烦辱之事,化天下以妇道。”参见“四行”、“四德”。(4)指治家的四条准则:勤、俭、恭、恕。《文中子·关朗》:“御家以四教:勤、俭、恭、恕。” 指佛门四教,所指各别。如龙树四教、晓公四教、光宅四教、天召四教等。 妇德、妇言、妇容、妇幼。
sì jiào
四脚
谓有四只脚。借指马匹。 即幞头。因有四带而得名。
sì jiǎo
四爱
晋陶潜爱菊、宋周敦颐爱莲、宋林逋爱梅、宋黄庭坚爱兰,谓之四爱。见元虞集《四爱题咏序》。
sì ài
四鸟
古代历正(司历官)凤鸟氏的四属官。即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 《孔子家语·颜回》载:孔子在卫,闻哭者之声甚哀。问颜回。颜回回答说:这哭声不但为死者,而且为生离别者。孔子问其故。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回窃以音类知之。”后以“四鸟”喻别离之人。
sì niǎo
四左
指从疏附、御侮、奔走、先后四个方面辅佐的大臣。左,同“佐”。
sì zuǒ
四弦
指琵琶。因有四弦,故称。
sì xián
四涂
四途。通向四方之路。
sì tú
四集
由四方会集一处。
sì jí
四扰
指马、牛、羊、豕四种驯养的牲畜。
sì rǎo
四监
古代掌管山、泽、林、川的官员。 指周代县属四郡所设的郡大夫。
sì jiān
四远
四方边远之地。 指四方边远之人。 四方。
sì yuǎn
四七
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年。 二十八。四乘七所得。亦指人年二十八岁。 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
sì qī
四辈
主持四时助祭的诸侯之长。 众人,四方之人。 佛教语。指佛、菩萨、圆觉、声闻。
sì bèi
四声
古汉语字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 中国普通话的字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
sì shēng
四甲
指宋代科举考试殿试的第四等。 指五甲中的前四甲。
sì jiǎ
四夔
夔,舜时贤臣,舜命以为典乐之官。见《书·舜典》。后因将同时而贤能出众的四人美称为“四夔”。
sì kuí
四稽
指藉以稽考的四个方面。
sì jī
四化
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国防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简称。
sì huà
四恶
指虐、暴、贼、有司四种恶事。 指四种厌恶的事。
sì è
四孟
农历四季中每季头一个月的合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
sì mèng
四邻
周围的邻居;左邻右舍。 四方邻国。 周围邻居。
sì lín
四征
四面征讨。 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将军的合称。
sì zhēng
四孔
比喻政出多门。
sì kǒng
四圭
古代贵族祭天所用的礼器。由整块玉雕成,中央为璧,四面锐出为圭,故称。
sì guī
四诊
中医学名词。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的合称。
sì zhěn
四角
指方形物的四个角。 指建筑物顶四方的四个飞檐。 东汉时匈奴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的合称。
sì jiǎo
四郊
城市四周的地方;郊外。 泛指郊外。
sì jiāo
四攻
从四个方面克敌制胜。
sì gōng
四旁
指附近的地方。 四近,四周。 指村旁、宅旁、道旁、水旁。
sì páng
四边
周围、四 处。 四方,四周。
sì biān
四尘
佛教语。色、香、味、触的总称。
sì chén
四倒
指四件违背常情的事。详“四背”。
sì dǎo
四知
《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
sì zhī
四花
亦作“四华”。 佛教语。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四花,即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一说四花为分陀利(白莲华)、优钵罗(青莲华)、钵特摩(红莲华)、拘物投(黄莲华)。见《翻译名义集》卷三。 佛教语。仿大般涅盘时的娑罗双树,在棺椁四方各竖一对白莲花或白造花,称为四花。
sì huā
四物
四方出产的物品。
sì wù
四要
旧指治理狱讼的四点要诀。
sì yào
四目
四只眼睛;两双眼睛。 能观察四方的眼睛。
sì mù
四位
旧指个人修养的四个方面。 封建君王所应修持的四个方面。 指四个方位。
sì wèi
四士
指禹、契、皋陶、后稷。 指石户之农、北人无择、卞随、务光。 指伍子胥、辅果、穆生、邹阳。
sì shì
四逆
中医学名词。也叫厥冷、手足逆冷。指四肢冷至肘膝以上的症状。有寒热之分。可见于伤寒等病症。
sì nì
乞四
复姓。唐代有乞四比羽。见《新唐书》。
qǐ sì
四畿
古代指离王城五百里的周围地方,是天子直接管辖的范围。
sì jī
四皓
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指南朝齐徐伯珍兄弟四人。 泛指隐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
sì hào
四聚
使民众安集的四项措施。
sì jù
四和
古谓太阳运行四方所达到的极限之处。 指四种香或有香味的物质。 香炉名。
sì hé
四益
指因谦让而得到的四种好处。 指益言、益事、益文、益友。
sì yì
四杰
四位杰出的人物。旧时多以称著名文士。(1)指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烱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2)指宋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见宋苏轼《〈范文正公集〉叙》。(3)指宋曹绛、刘焘、崔执柔、刘正夫。清史梦兰《异号类编·联称》引《姓谱》:“曹绛,字元象,与刘焘、崔执柔、刘正夫在太学,号四杰。”(4)指宋欧阳弇、欧阳弈、欧阳弁、欧阳彝。清史梦兰《异号类编·联称》引《姓谱》:“宋欧阳彝,卢陵人,与兄弇、弈、弁俱有文采,时称四杰。”(5)指元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元史·木华黎传》:“﹝黎﹞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事太祖,俱以忠勇称,号掇里班曲律,犹华言四杰也。” (6)指元柳贯、黄溍、虞集、揭傒斯。《元史·柳贯传》:“﹝贯﹞与溍及临川虞集、豫章揭傒斯齐名,人号为儒林四杰。”(7)指明高启、杨基、张羽、徐贲。《明史·文苑传一·高启》:“明初,吴下多诗人,启与杨基、张羽、徐贲称四杰,以配唐王、杨、卢、骆云。”(8)指明何景明、李梦阳、边贡、徐祯卿。《明史·文苑传二·何景明》:“然天下语诗文,并称何、李,又与鬔贡、徐祯卿并称四杰。”(9)指明顾华玉、陈鲁南、王钦佩、顾英玉。明周晖《金陵琐事》卷三:“顾华玉、陈鲁南、王钦佩、顾英玉,人称金陵四杰。” 明初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
sì jié
四妃
四位妃子。指黄帝四妃。 四位妃子。指帝喾四妃。 四位妃子。初唐有贵、淑、德、贤四妃。
sì fēi
四睨
犹四望。眺望四方。
sì nì
四并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后即以“四并”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同时遭逢。
sì bìng
连四
见“连四纸”。
lián sì
四梢
指城镇边缘地区。 指四肢。
sì shāo
四密
四面密密层层,形容很稠密。
sì mì
四民
旧称士、农、工、商为四民。
sì mín
四果
佛教语。声闻乘圣果有四,旧译依梵语称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新译将前三果译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 宋代民间教派名。
sì guǒ
四谷
指秬、秠、穈、芑四种谷物。 泛指四种谷物。
sì gǔ
四德
封建礼教指妇女应尊从的四种德行,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封建礼教指妇女应有的四种德行。 佛教语。指大乘涅槃四功德,即常德、乐德、我德、净德。见《涅槃经》。
sì dé
四类
古祭名。指古代天子在四郊祭祀天神。 指五色、五声、五臭、五味。见《尹文子·大道上》。 指经、史、子、集。见《新唐书·艺文志序》。
sì lèi
四座
指坐在周围的人。
sì zuò
四营
《易》筮语。谓四度经营蓍策,乃成《易》之一变。
sì yíng
四世
四代。佛教语。指所谓圣世(释迦在世时代)、正世(释迦灭后一千年间)、像世(次一千年间)、末世(次一万年间)。 佛教语。指所谓圣世( 释迦 在世时代)、正世( 释迦 灭后一千年间)、像世(次一千年间)、末世(次一万年间)。
sì shì
四难
四件困难的事情。 指难于并得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语出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中医学术语。指形气相失、色夭不泽、脉实以坚、脉逆四时四种难治之症。
sì nán
四隐
旧指交友、故旧、邑里、门郭四种关系的人,此四者相互隐恶扬善,故称四隐。《吕氏春秋·论人》:“论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谓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郭。”高诱注:“四隐,相隐而扬长蔽短也。”一说指赖以凭依的四者。陈奇猷校释:“交友、故旧、邑里、门郭皆借以依凭者,故谓之'四隐'。高注不洽。”按,依陈说,隐则读yìn。 指渔父、季主、楚老、孙登四位隐士。
sì yǐn
四放
指舜放逐四凶之事。
sì fàng
四察
指用目、耳、口、心察真伪,审正邪。
sì chá
四背
指四件违反常情的事。
sì bèi
四对
指旧体诗文中的四种对仗。
sì duì
四正
古代贵族行射礼时举正爵以献宾客、国君、卿、大夫。 封建社会中的四种纲纪。《礼记·孔子闲居》:“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后人以此为四正。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人伦·四正》。 指君、臣、父、子之道。
sì zhèng
四萃
谓四面围攻。
sì cuì
四清
乐律名。指宫清、商清、角清、征清四高声。四位清高的人,即晋·王羲之、唐·轩辕弥明、卢仝、宋·林逋的合称。见元·揭傒斯《题四清图》诗。 四位清高的人,即 晋 王羲之、唐 轩辕弥明、卢仝、宋 林逋 的合称。见 元 揭傒斯 《题四清图》诗。
sì qīng
四友
指周文王四个亲信大臣南宫括、散宜生、闳夭、太颠。晋张华《博物志》卷六:“文王四友:南宫括、散宜生、闳天、太颠。”一说太颠作太公望。见《圣贤群辅录》卷上。《诗·大雅·文王序》孔颖达疏引《殷传》云:“西伯得四友献宝,免于虎口而克耆。” 指孔子四个学生颜渊、子贡、子张、子路。《孔丛子·论书》:“孔子曰:'吾有四友焉。自吾得回(颜渊)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乎?自吾得赐(子贡)也,远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辏乎?自吾得师(子张)也,前有光,后有辉,是非先后乎?自吾得仲由(子路)也,恶言不至于门,是非御侮乎?'”一说四友中或有子夏。 指四位相知的朋友。如《三国志·吴志·孙登传》以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为太子孙登四友;《晋书·王澄传》以王敦、谢鲲、庾敳、阮修为王衍四友;《南齐书·褚炫传》以褚炫、刘俣、谢朏、江斅为四友;《新唐书·文艺传上·杜审言》以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为“文章四友”。
sì yǒu
四钵
佛成道时,四天王各献一石钵,佛受之,重叠为一而用,故称四钵。见《普曜经·四天王上钵品》。
sì bō
四膳
古代四季的食物。
sì shàn
四棱
四面有棱角。四方角落,四周。 四方角落,四周。
sì léng
四英
四位英杰。详“四相”。
sì yīng
四翁
指商山四皓。
sì wēng
四深
指作诗在体势、作用、声对、义类四个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
sì shēn
四奥
见“四隩”。
sì ào
四序
指春、夏、秋、冬四季。
sì xù
四履
谓四境的界限。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四方。 四方。
sì lǚ
四足
四只脚。指兽类。 四肢。
sì zú
四义
四种义行。所指不一。
sì yì
四美
四种美好之事。指治、安、显、荣。 四种美好之事。指音乐、珍味、文章、言谈。 四种美好之事。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典出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sì měi
四膏
指牛膏、犬膏、鸡膏、羊膏。
sì gāo
二四
无赖;放肆。
èr sì
数四
犹三四。表示为数不多。犹言再三再四。多次。 犹言再三再四。多次。
shù sì
四句
指近体诗中的绝句。因一首四句,故称。 指佛经中的偈。因四句合为一偈,故称。
sì jù
四畅
阴、阳、刚、柔四气协调通畅。 指理发、搔背、剔耳、刺鼻四项使人体舒适的事。
sì chàng
四楞
见“四棱”。
sì léng
挣四
漂亮的。
zhèng sì
四机
用兵的四个方面的机密或机宜。 佛家指人天机、二乘机、菩萨机、佛机。参阅隋智顗《法华经文句》卷十下。
sì jī
四推
古代皇帝躬耕有三推之礼,是表示重农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历代相沿,至清胤祯(雍正)又加一推,以后相沿为四推。见《清通典·礼吉四》。参见“三推”。
sì tuī
四聪
能远闻四方的听觉。 指三国魏夏侯玄等四人。
sì cōng
四更
指晨一时至三时。
sì gēng
四施
向四周散布。 佛教语。僧徒修习的四种布施: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见《菩萨戒经》。
sì shī
四患
处事的四患。指叨、贪、很、矜。 致政的四患。指伪、私、放、奢。 指财、色、名、势。
sì huàn
四达
通往四方的道路。 通达四方。 谓风行天下。
sì dá
四部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如:《四部备要》。详“四部书”。唐时骠国乐工编制,分为四部。 唐 时 骠国 乐工编制,分为四部。见“四部众”。 见“四部众”。
sì bù
四殆
指四件危险的事。齐无盐邑女子锺离春对宣王说:齐国有四殆,西有衡秦,南有强楚,为一殆;渐台五重,万人疲极,为二殆;贤者伏匿,谄谀立朝,为三殆;饮酒沈湎,以夜继昼,为四殆。见汉刘向《列女传·齐锺离春》。
sì dài
四元
指科举时代州县、府、省和廷试四级考试均名列第一。 数学名词。元朱世杰《四元玉鉴》以天、地、人、物代四个未知数。相当于现代代数的多元式。
sì yuán
四带
谓四周围绕。
sì dài
四印
旧指四种修养身心之道。
sì yìn
四伯
主四岳之官。 晋时大鸿胪陈留江泉以能食为谷伯,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散骑郎高平张嶷以狡妄为猾伯,羊聃以狼戾为琐伯,人称四伯,以拟古之四凶。见《晋书·羊曼传》。
sì bó
四显
指战国楚屈原,西汉贾谊、龚胜,三国魏嵇康四位名士。
sì xiǎn
四洲
即四大洲。
sì zhōu
四危
旧时迷信说法,谓墓地的四种不祥之兆。
sì wēi
四分
分为四份。向四方散开。指四分历。指佛教法相宗(唯识宗)的“四分”说,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向四方散开。 指四分历。
sì fēn
四统
君王治国安民的四准则。
sì tǒng
四院
唐代太常寺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应及伐国所获之宝,禘祫则陈于庙庭;二曰御衣院,藏天子祭服;三曰乐县院,藏六乐之器;四曰神厨院,藏御廪及诸器官奴婢。见《新唐书·百官志三》。
sì yuàn
四命
周代分官爵为九等,称九命。四命为王之大夫、公之孤。参见“九命”。
sì mìng
四八
指四时八节。
sì bā
四戚
旧指四种亲近的关系。
sì qī
四司
指司命、司禄、司危、司中四星官。见“四司六局”。道教谓天帝的禁宫。明代内府职官名。指惜薪、宝钞、钟鼓、混堂。参阅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 见“四司六局”。 道教谓天帝的禁宫。
sì sī
四出
向四面延伸;从四处长出。指到各处去。指四出文钱。古代货币名,因钱背有纹四出,故称。洋溢,谓充分流露、显示。 指到各处去。 指四出文钱。古代货币名,因钱背有纹四出,故称。
sì chū
四输
见“四轮”。
sì shū
四战
犹言四面受敌。
sì zhàn
四周
周围地区。
sì zhōu
四散
向四周分散。 散布,抛撒。
sì sàn
四枝
同“四肢”。
sì zhī
四唐
指初唐、盛唐、中唐、晩唐。原为旧时对唐诗的分期。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叙》:“至于声律兴象,文词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晩唐之不同。”参见“三唐”。
sì táng
四眺
向四处远望。
sì tiào
四仲
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 古代天文学名词。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
sì zhòng
四饭
古代天子每天的四餐。汉班固《白虎通·礼乐》:“王者所以日食者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王平居中央,制御四方。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餔食,少阴之始也;暮食,太阴之始也。” 天子进食时奏乐的乐官名。 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sì fàn

四组词一二三年级有哪些词语,简单点四字的组词和拼音及意思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