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组词
钵的拼音和组词
饭钵
盛饭的钵盂。
fàn bō
宝钵
称僧人的钵盂的敬辞。
bǎo bō
行钵
僧侣游方时所带的钵盂。亦借指人们出行时所携的食具。
xíng bō
击钵
见“击钵催诗”。
jī bō
云钵
僧侣云游各地时所持的食器。
yún bō
钵囊
僧人盛放钵盂的袋子。
bō náng
钵钱
布施僧尼的钱财。
bō qián
沙钵
用陶土和沙烧制的钵头。用作盛器或食具。
shā bō
衣钵
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问、技能等。 佛教僧尼的袈裟与饭盂。 佛家以衣钵为师徒传授之法器,因引申指师传的思想、学问、技能等。
yī bō
杖钵
锡杖与食钵。均为僧人云游必备之具,因以代指僧人行踪。
zhàng bō
石钵
陶钵。僧人用的食器。
shí bō
龙钵
咒龙请雨之钵。典出《晋书·艺术传·僧涉》:“﹝僧涉﹞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请雨。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坚及群臣亲就钵观之。”
lóng bō
乳钵
研钵,臼。硬质材料制成,通常呈碗状的小器皿,用杵在其中将物质捣碎或研磨。
rǔ bō
持钵
佛教语。托钵。 引申为行脚。
chí bō
钵单
僧人的饭单,多用绸片或厚纸折合而成,斋食时用以放置、铺垫钵盂。
bō dān
水钵
陶制盛水器具。
shuǐ bō
钵袋
亦作“钵帒”。 犹衣钵。佛教中由师授徒表示传法的袈裟和钵。引申为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bō dài
托钵
参见:托钵,托钵。 泛谓贫困求人。
tuō bō
指钵
最小型号的花盆,尤指用于播种育苗(例如兰花种子育苗)
zhǐ bō
研钵
硬质材料(如瓷或黄铜)制成的,通常呈碗状的小器皿,用杵在其中将物质捣碎或研磨。
yán bō
佛钵
相传为佛陀所用的食钵。
fó bō
法钵
僧尼用于化斋盛食的钵盂。
fǎ bō
钵龙
钵中之龙。事本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僧涉(一作沙公)者,西域人也……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俄而龙便下钵中,天辄大雨”。
bō lóng
钵略
钵略指西突厥可汗沙钵略。因泛指塞外。
bō lüè
火钵
即火盆。
huǒ bō
四钵
佛成道时,四天王各献一石钵,佛受之,重叠为一而用,故称四钵。见《普曜经·四天王上钵品》。
sì bō
纳钵
亦作“纳宝”。 契丹语译音。相当于汉语的“行在”。辽、金、元时国君的行营。
nà bō
钵那
见“钵拿”。
bō nà
钵组词一二三年级有哪些词语,简单点钵字的组词和拼音及意思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