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组词

律的拼音和组词

竹律
指律管。古代候气之具。借指节候。
zhú lǜ
受律
受命出师。
shòu lǜ
律律
山高峻貌。
lǜ lǜ
律法
法律。 律吕的法则。 指格律。
lǜ fǎ
过律
违反规定。
guò lǜ
律尺
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以黄钟律的管长为准,以累黍为法。相传黄帝命伶伦造律之尺,一黍之纵长,命为一分,九分为一寸,共计八十一分为一尺,是为律尺。以黍粒横排,则百粒为一尺,相当于纵黍八十一粒。
lǜ chǐ
诗律
诗的格式和韵律。 诗的格律。
shī lǜ
出律
《易·师》:“师出以律。”孔颖达疏:“律,法也……师出之时,当须以其法制整齐之,故云'师出以律'也。”后以“出律”谓军队纪律严明。
chū lǜ
律僧
持守戒律的僧人。
lǜ sēng
调律
校正音乐律吕,使之和谐。
diào lǜ
邹律
相传战国齐人邹衍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列子·汤问》:“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张湛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后因以“邹律”喻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
zōu lǜ
律准
古人奏乐时,用以测定声调高低、使发音准确无误的乐器。
lǜ zhǔn
协律
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 协律都尉、协律校尉、协律郎等乐官的省称。唐韩愈有《赠别元十八协律》诗。唐刘禹锡有《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 符合音律或格律。
xié lǜ
庙律
朝廷的法制。
miào lǜ
今律
诗体名。始于初唐成熟于中唐的一种比较严密的诗歌格律。与尚未脱离古诗气脉的“古律”相对而言。
jīn lǜ
持律
犹持戒。
chí lǜ
大律
重要的原则、法则。
dà lǜ
规律
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 有节奏的;不是杂乱的。 谓整齐而有规则。
guī lǜ
附律
增附的律例。
fù lǜ
律切
切合格律。
lǜ qiē
奇律
新奇的乐律。
qí lǜ
金律
金代的法典。金熙宗皇统五年(公元1145年)颁行《皇统制》,后经数次修订,迄章宗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颁行《泰和律令敕条格式》,是金代最大的一部法典。全文已失传。 指黄金分割。谓各部分互成适当比例的规律。
jīn lǜ
论律
讨论乐律。
lùn lǜ
科律
法令;法律。 指音韵格律。
kē lǜ
律行
指僧徒持守戒律的行为。 谓僧徒按戒律实践。
lǜ xíng
贴律
谓遵纪守法。
tiē lǜ
律讽
指律诗中的讽喻诗。
lǜ fěng
钤律
军纪。
qián lǜ
入律
古代以律管候气。节候至,则律管中的葭灰飞动。“入律”犹言节气已到。
rù lǜ
六律
黄钟(C),2.大吕( 太簇(D),4.夹钟( 姑洗(E),6.中吕(F),7.蕤宾(
liù lǜ
篙律
撑篙的方法。
gāo lǜ
叶律
合乎节令。古人以十二律管与十二月相配,故称。
xié lǜ
寒律
指冬令。
hán lǜ
乐律
见“音律”
yuè lǜ
爻律
谓变动音律。
yáo lǜ
兵律
军队的法规、纪律。
bīng lǜ
律吕
古代校正乐律的器具。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共十二管,管径相等,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做“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做“吕”,合称“律吕”。后亦用以指乐律或音律。比喻准则、标准。 比喻准则、标准。
lǜ lǚ
萧律
见“萧何律”。
xiāo lǜ
风律
指音律。亦比喻风教律令。 古代的一种占卜的方法。
fēng lǜ
中律
合于音律。合乎格律。合乎法度。 合乎格律。 合乎法度。
zhōng lǜ
律动
有规律地行动;有节奏地跳动。
lǜ dòng
佛律
佛门的戒律。
fó lǜ
失律
行军无纪律。 也指出战失利。
shī lǜ
音律
乐:指音乐上的律吕、宫调等,也叫“乐律” 泛指乐曲,音乐。 文字声韵的规律。
yīn lǜ
律文
法律条文。
lǜ wén
析律
谓曲解破坏律令。 分析律令法理。
xī lǜ
自律
尊循法纪,自我约束。
zì lǜ
小律
小律诗。
xiǎo lǜ
新律
新的法律;新的法令。 新的律管;新与节候相应的律管。
xīn lǜ
钟律
音律。
zhōng lǜ
律赋
指有一定格律的赋体。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定。为唐·宋以来科举考试所采用。
lǜ fù
国律
国家的法律。
guó lǜ
宪律
法律,律令。
xiàn lǜ
韵律
平仄和押韵规范。 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指某些物体运动的均匀的节律。
yùn lǜ
青律
古代为了预测节气,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每一律管代表一个月,共十二律管,以十二律吕命名,如黄锺、太蔟等),到某一月份,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青律,则指代表春天的律管。 借指春天。
qīng lǜ
律学
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晋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后秦姚兴设律学于长安,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隋律学隶大理寺,唐宋律学隶国子监。 法律学科。
lǜ xué
雅律
雅正的乐律。
yǎ lǜ
事律
谓依据法律行事。 指汉时于秦律之外所增有关赋役方面的法律。
shì lǜ
葭律
亦称“葭管”。 装有葭莩灰的律管。
jiā lǜ
阳律
指阳气。 指春季。 按古代纳音之法,六律之间,亦有阴阳,其属于阳纪者,谓之“阳律”。
yáng lǜ
吕律
我国古代乐律有阳律、阴律各六,合为十二律。阳六曰律,阴六曰吕;合称律吕或吕律。
lǚ lǜ
历律
历法。
lì lǜ
滑律
光溜。
huá lǜ
忽律
即忽雷。鳄鱼的别称。
hū lǜ
内律
佛教的戒律。
nèi lǜ
一律
同一音律。 一个样子;没有例外。 一个样子;没有例外。
yī lǜ
律管
见“律管”。 古代亦用作测候季节变化的器具。
lǜ guǎn
词律
文词的格律。 词的格律。清万树有《词律》二十卷。
cí lǜ
排律
长篇的律诗。一般是五言。
pái lǜ
律历
见“律历”。
lǜ lì
节律
节奏与规律。 某些物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
jié lǜ
轨律
法度规律。
guǐ lǜ
律家
指研究佛教经义的人。
lǜ jiā
卒律
短促貌。
zú lǜ
变律
律学名词。与正律相对而言。依三分损益法,正律仲吕以后产生的各律,均为“变律”。
biàn lǜ
早律
谓早来的节候。古以玉律候气,故称。
zǎo lǜ
格律
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外国诗歌也有自己的格律。 规矩;准则。 指格律诗。
gé lǜ
律均
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均,“韵”的古字。
lǜ jūn
谐律
谐合于音律。
xié lǜ
律典
法典;律条。
lǜ diǎn
述律
辽姓。《辽史·后妃传》有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
shù lǜ
玄律
谓冬季。仙界的科律。 仙界的科律。
xuán lǜ
律宗
中国佛教派别之一,唐释道宣所创,以持戒律为主,谓戒律为佛教之根本,解脱之要道,故称。
lǜ zōng
同律
即律吕。
tóng lǜ
律坐
亦作“律座”。 见“律座”。
lǜ zuò
尉律
汉律令为廷尉所掌管,故称“尉律”。
wèi lǜ
时律
合于节气的音律。古时设十二管,以察八音之清浊,谓之律吕。认为律吕不正则诸气不和。
shí lǜ
应律
应合乐律。 应合历象。
yìng lǜ
朱律
指夏季。
zhū lǜ
讲律
讲宣佛教戒律。
jiǎng lǜ
月律
古乐分十二调,为六阳律,六阴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相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
yuè lǜ
律藏
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
lǜ cáng
戎律
军机,军务。军纪;军法。 军纪;军法。
róng lǜ
五律
每句五个字的律诗。
wǔ lǜ
律身
犹律己。
lǜ shēn
酒律
行酒令的规章。
jiǔ lǜ
文律
文章的音律或法则。 政令或法律。 法令。
wén lǜ
律则
犹律条。
lǜ zé
郁律
山势险曲突兀貌。 屈曲夭矫貌。 深邃貌。
yù lǜ
移律
犹言变革体制。
yí lǜ
开律
谓按照律令惩治人。
kāi lǜ
公律
公认的规律。
gōng lǜ
星律
犹星管。指岁月。 指岁月。参见“星管”。
xīng lǜ
罪律
治罪的律条。
zuì lǜ
曲律
弯曲;屈折。元武宗·海山的蒙古语称号。杰出之意。戏曲名词。主要指写作和演唱南北曲时应注意的各种原则。如作曲的选字、造句、体裁、风格;唱曲的发音、归韵、板眼等。 元武宗 海山 的蒙古语称号。杰出之意。 戏曲名词。主要指写作和演唱南北曲时应注意的各种原则。如作曲的选字、造句、体裁、风格;唱曲的发音、归韵、板眼等。 元 明 时在南北曲盛行的基础上逐渐归纳形成。著名著作有 明 魏良辅 《曲律》、 王骥德 《曲律》等。
qǔ lǜ
司律
掌管音乐之官。
sī lǜ
师律
《易·师》:“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后以指军队的纪律。
shī lǜ
暮律
古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应,暮律谓一年之末,多指冬季。
mù lǜ
谨律
谨守戒律。
jǐn lǜ
句律
句子的格式和规律。
jù lǜ
长律
长的音律。 即排律。
cháng lǜ
暖律
古代以时令合乐律,温暖的节候称“暖律”。 煖律:指温暖的节候。煖,一本作“暖”。
nuǎn lǜ
宽律
放宽刑律。
kuān lǜ
礼律
谓礼法与刑律。
lǐ lǜ
标律
犹标格。
biāo lǜ
仪律
法规。
yí lǜ
欝律
高耸貌。
yù lǜ
戒律
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 泛指其他成文或不成文的戒条。
jiè lǜ
古律
指古乐律。古代认为度量衡之制起于乐律。 指古时的律令。
gǔ lǜ
七律
“七言律诗”的简称。一种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的格律诗。 七言律诗的省称。
qī lǜ
僧律
佛教戒律。
sēng lǜ
合律
符合格律。
hé lǜ
律魁
高大貌。律,通“垒”。
lǜ kuí
周律
周代法度、律令。
zhōu lǜ
体律
体裁格律。
tǐ lǜ
成律
犹成例。符合格律。 符合格律。
chéng lǜ
律候
谓律管候气。
lǜ hòu
概律
亦作“?律”。 一概约束。
gài lǜ
圭律
圭表的律度。
guī lǜ
如律
按法律从事。
rú lǜ
被律
谓配乐。
bèi lǜ
阴律
阴气。 即阴吕。 迷信指阴间律法。
yīn lǜ
犯律
违犯戒律。
fàn lǜ
余律
剩馀的时令节气。指岁末。
yú lǜ
田律
关于农田生产的法律。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有《田律》。 关于田猎的法律。
tián lǜ
行律
运行的规律。
xíng lǜ
凤律
《吕氏春秋·古乐》:“﹝伶伦﹞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后世因以“凤律”指音律。
fèng lǜ
旋律
单个音符或乐音的节奏上的编排和有含义的连续,彼此间有明确的关系并形成美学上的整体。
xuán lǜ
吹律
吹奏律管。律为阳声,故传说可以使地暖。 指吹奏管乐。
chuī lǜ
法律
古时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 指创作诗文所依据的格式和规律。 指道行戒律。
fǎ lǜ
律风
《汉书·律历志上》:“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正。”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律得风气而成声,风和乃律调也。”后因以“律风”指和风。
lǜ fēng
试律
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以律义为内容出试题,叫“试律”。 即试帖诗。
shì lǜ
天律
天时变化的节律。 天然的音律。 天界的律令。
tiān lǜ
审律
谓审定乐律。
shěn lǜ
律纪
纪律。
lǜ jì
律贯
指法律系统。
lǜ guàn
正律
正式的规定。乐律中的主调。其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乐律中的主调。其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zhèng lǜ
律服
守小乘戒律的人所穿的法衣。
lǜ fú
草律
创制法律。
cǎo lǜ
气律
古代乐理术语。谓乐律和节气相应。
qì lǜ
夔律
即夔乐。
kuí lǜ
质律
古代评定市价的一种文书。
zhì lǜ
玉律
玉制的标准定音器。相传黄帝时伶伦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指管乐器。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引申为楷模、榜样。 指管乐器。 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
yù lǜ
违律
违反律令。
wéi lǜ
律院
僧徒讲解戒律的房舍。泛指寺院。唐欧阳詹有《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诗。
lǜ yuàn
丧律
谓丧失军纪,军中律令不行。多用为军事失利的婉辞。
sàng lǜ
心律
心脏跳动的节律。
xīn lǜ
温律
《太平御览》卷五四引汉刘向《别录》:“《方士传》言:'邹衍在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生黍谷,今叫黍谷。'”后因以“温律”指能生暖气的器物。
wēn lǜ
杜律
指唐杜甫的律诗。
dù lǜ
纪律
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 纲纪法规。 指军纪。
jì lǜ
鸣律
犹吹律。
míng lǜ
铜律
铜制的定音、候气的仪器。
tóng lǜ
浄律
佛门清净的戒律。
jìng lǜ
拗律
拗体的律诗。
niù lǜ
不律
不效法;不遵循。 不驯顺;不守法。 笔。
bù lǜ
律本
律吕之本,指黄钟。古以黄钟为十二律之本,其余十一律皆据之以生。
lǜ běn
耶律
复姓。初为契丹部落名。
yē lǜ
灰律
古代置芦苇灰于表示十二律的玉管内,每月当节气,中律的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以之占验时序,谓之“灰律”。
huī lǜ
年律
犹年月,年岁。以一年之十二月配十二律,故名。
nián lǜ
律师
在案件中为委托人辩护、代理诉讼及处理平常法律业务的人员。 唐 时道士按修行程度而得的称号之一。 传授法律知识的人。
lǜ shī
绳律
规矩格律。
shéng lǜ
幽律
清越的乐律。
yōu lǜ
改律
改变法规。改变音律。 改变音律。
gǎi lǜ
律己
克制、把握自己。
lǜ jǐ
疑律
不恰当的律令。
yí lǜ
岁律
岁时;节令。
suì lǜ
进律
提高标志爵位的礼仪的等级。
jìn lǜ
定律
客观规律的概括,它体现事物之间在一定环境中的必然的关系。 法律;条例。 规则,规矩。
dìng lǜ

律组词一二三年级有哪些词语,简单点律字的组词和拼音及意思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