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组词

七的拼音和组词

七穆
指春秋郑穆公后裔子展、子西、子产、伯有、子太叔、子石、伯石,是掌握郑国政权的世卿。
qī mù
忏七
旧俗人死七日,延僧尼为之诵经忏度,谓之“忏七”。
chàn qī
七情
中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这些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可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病。 中医指药物的七种本性。
qī qíng
七海
佛教指一小世界中位于妙高山与七金山之间的七大海水。传说海上盛开香花。亦名内海,与外海即咸海相对。
qī hǎi
七窍
指人头上的七个孔,即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 七个孔。古代相传心有七孔。 《史记·殷本纪》:“﹝ 比干 ﹞迺彊諫 紂。
qī qiào
七辞
即七体。
qī cí
七历
指古代《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三统历》七种历法。
qī lì
七筴
七种作交易媒介用的宝物。
qī cè
七祀
周代设立的七种祭祀,即司令、中溜、国门、国行、泰厉、户、灶。见《礼记·祭法》。
qī sì
七郊
统称古代在郊外祀五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及天地的祭礼。
qī jiāo
七纬
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指《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春秋纬》、《孝经纬》七种纬书。
qī wěi
七杀
凶神。 人命案件的七种情况。
qī shā
七趣
佛教语。谓一切众生轮回趋向的七个地方。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仙和阿修罗。《楞严经》从六趣中的天趣分出仙趣,故成“七趣”。《楞严经》卷九:“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qī qù
七篇
七篇文章。特指《孟子》。该书七篇,故称。
qī piān
七属
谓用七节甲片连缀而成。 七种美属的人,指贵、贞、长、师、宗、主、贤。
qī shǔ
七大
佛教指地、水、火、风、空、见、识七种周遍一切的要素。其中前“五大”为色、声等境,“见大”为眼、耳等根,“识大”为视、听等识。
qī dà
七校
指汉代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虎贲七校尉。《汉书·刑法志》:“至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颜师古注引晋灼曰:“《百官表》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凡八校尉。胡骑不常置,故此言七也。”一说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不领兵,不在七校之列。见清沈钦韩《汉书疏证》。后泛称各军将领。
qī xiào
七彩
见“七采”。
qī cǎi
七尺
古代指二十岁。 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qī chǐ
七絶
“七言绝句”的简称。一种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的格律诗。
qī jué
七调
古乐律高低音域,自黄钟至中吕,称七调。
qī diào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神话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在这个晚上相会。
qī xī
七羽
古代燕乐中的羽声七调。
qī yǔ
七缺
汉何休称夫道缺、妇道缺、君道缺、臣道缺、父道缺、子道缺、周公之礼缺为“七缺”。
qī quē
七书
宋元丰间颁行的武学生应试必读的七种兵书。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又称“武经七书”。
qī shū
七发
辞赋名篇。汉枚乘作。《文选·枚乘〈七发〉》李善题解:“《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犹《楚词·七谏》之流。”后有不少仿作,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崔驷《七依》、马融《七广》、王粲曹植《七启》、徐干《七喻》、张协《七命》等,形成一种辞赋体裁,称为“七体”,简称“七”。
qī fā
七去
即七出。
qī qù
七州
指东晋的辖境。相传舜分天下为十二州,东晋有七,故云。
qī zhōu
元七
阴历正月初七日。即人日。
yuán qī
七辰
指日、月及五星。
qī chén
七舍
指室、堂、庭、门、巷、术、野七处所。
qī shè
做七
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称为做七。凡七七四十九天而止。
zuò qī
七众
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
qī zhòng
十七
十分之七。
shí qī
七菹
指韭、菁、茆、葵、芹、菭、笋七种腌菜。
qī zū
首七
人死后的第七日。
shǒu qī
七科
指应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
qī kē
七弃
七出。
qī qì
七绝
“七言绝句”的简称。一种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的格律诗。
qī jué
七驺
七个驾御车马的吏役。《礼记·月令》:“﹝季秋之月﹞命仆及七驺,咸驾。”郑玄注:“七驺,谓趣马,主为诸官驾说者也。”说,通“脱”。驾说,谓驾车、脱车。孔颖达疏引皇侃曰:“天子马有六种,种别有驺,则六驺也。又有揔主之人,并六驺为七,故为七驺。” 古代官员出行时,在前头开道的七名骑卒。
qī zōu
七支
佛教语。十恶的前七种。包括三种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四种口业: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qī zhī
七兵
七兵尚书的省称。 指由七情所产生的各种杂念。
qī bīng
七角
古代燕乐中的角声七调。
qī jiǎo
七精
指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星。
qī jīng
七音
古乐理以宫、商、角、征、羽、变宫、变征为七音。 等韵之学,以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七种发音为七音。
qī yīn
七耀
见“七曜”。
qī yào
七觉
即七觉分。
qī jué
七卿
明代以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为七卿。见《明史·七卿年表》。
qī qīng
七观
儒家称《尚书》可供借鉴的七个方面。《尚书大传》卷五:“六《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洪范》可以观度,《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孔丛子·论书》亦提“七观”,但内容、次序与《尚书大传》略有不同。 辞赋篇名。元袁桷作。见“七观帖”。
qī guān
七体
人体的眼、耳、口、鼻七孔。 事物的七个部分。 指沿袭汉枚乘《七发》而成的一种文体。
qī tǐ
七商
古代燕乐中的商声七调。
qī shāng
七地
佛教语。即远行地。菩萨十地之七。在此阶位,菩萨远离三界生死烦恼,成就方便智慧,证得无相空寂。亦称已作地。相当于小乘罗汉果的阶位。见《大智度论》卷七五。《华严经·十地品》:“菩萨摩诃萨修此妙行,如是方便慧现前故,名为入七地……深智慧定心,具行六地巳;一时生方便,智慧入七地。”
qī dì
七步
相传三国魏曹植七步成诗,后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qī bù
七旦
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人苏祗婆善弹琵琶,于北周武帝时随突厥皇后入朝,传述龟兹乐律理论。详《隋书·音乐志中》。
qī dàn
七盘
见“七盘”。 指 七盘岭。在 四川 广元 东北与 陕西 宁强 的交界处,上有 七盘关,是 川 陕 间重要关隘之一。
qī pán
逢七
每逢七天。旧时丧俗:人死后,其家属每七天举行祭奠。凡七七四十九天而止。
féng qī
双七
十四。 指农历七月初七日。
shuāng qī
七子
指春秋郑国七大夫。 指周褒姒的七个亲党。 指汉景帝时同时起兵的吴楚等七诸侯国之王。
qī zǐ
七九
步枪的一种。 农历冬至日起第五十五天至第六十三天,称为“七九”。
qī jiǔ
七垢
佛教认为欲、见、疑、慢、憍、随眠、悭,都能污染人心,故称“七垢”。
qī gòu
开七
六十一为七十纪数的开始,因称六十一岁为“开七”。
kāi qī
七七
旧时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后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尽七”、“满七”、“断七” 数词。七的七倍,四十九。 数词。七十七。
qī qī
七族
亲族的统称。 指西汉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
qī zú
七景
指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qī jǐng
五七
人死后三十五天。旧时丧礼,人死后每七日祭祀或唪经,有头七、三七、五七等。约计数目之词。 约计数目之词。
wǔ qī
七市
指谷米市、衣服市、众香市、饮食市、花鬘市、工巧市、淫女市七种市场。泛指繁华的集市。
qī shì
七丝
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qī sī
七人
指古代天子的七位诤臣。
qī rén
七雄
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强国。
qī xióng
七萃
周天子的禁卫军。 泛指天子的禁卫军或精锐的部队。
qī cuì
七方
中医指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七种方剂。
qī fāng
七煞
凶神。
qī shà
七色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亦泛指多种颜色。 七类。
qī sè
七亡
古谓导致生灵涂炭的七种原因。
qī wáng
七占
指星相迷信的抽签、奇门、周易六爻、大六壬、拈卷、鸟衔牌、转盘等七种测人凶吉之法。
qī zhàn
七声
中国古代七声音阶中的七个级,即宫、商、角、变徵(比角高半音)、徵、羽和变宫(比羽高半音),相当于现行简谱中的1、2、3、4、5、6、7
qī shēng
七陵
指西汉七个皇帝的陵墓。宣帝葬杜陵,文帝葬霸陵,高帝葬长陵,惠帝葬安陵,景帝葬阳陵,武帝葬茂陵,昭帝葬平陵,合称“七陵”。
qī líng
七献
献酒七次。周代诸侯来朝时,天子举行享礼献酒的次数。《周礼·秋官·大行人》:“诸侯之礼……飨礼七献,食礼七举。”祭祀宗庙亦用七献。《礼记·礼器》:“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孔颖达疏:“七献神者,谓祭先公之庙,礼又转尊,神灵尊重也。”
qī xiàn
七圣
指传说中的黄帝、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七人。 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 指唐代的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七位君主。
qī shèng
七孔
指人面部耳目口鼻的七个孔穴。
qī kǒng
七军
唐代军队出征时,中军一军,左、右虞候各一军,左、右厢各二军,共七军。 泛指七支军队。
qī jūn
七弦
亦作“七弦”。 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qī xián
七舆
见“七舆大夫”。
qī yú
七醢
古代的七种肉酱。
qī hǎi
七伐
语出《书·牧誓》:“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孔传:“伐谓击刺,少则四五,多则六七,以为例。”后以“七伐”指四处征伐。
qī fá
七隩
泛指偏远地区。隩,水岸内曲处。
qī yù
七椀
见“七椀茶”。
qī wǎn
七星
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 指北斗星。 七个星形的黑子或饰物。
qī xīng
七友
指舜的七个友人。 指宋欧阳修、尹诛等七人。
qī yǒu
七贤
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 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 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
qī xián
七典
七部儒家经典。汉代提倡“孝治”,宣扬宗法封建思想,贵族子弟先授《论语》、《孝径》,连同《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合称七经或七典。
qī diǎn
七宫
古代燕乐中的宫声七调。
qī gōng
七泉
指道州(今湖南道县)东郊之潓泉、淔泉、汸泉等七个泉。
qī quán
七排
七言排律的省称。
qī pái
七注
即七属。
qī zhù
七辇
唐代宫廷的七种辇车。
qī niǎn
七经
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东汉《一字石经》作《易》、《诗》、《书》、《仪礼》、《春秋》、《公羊》、《论语》;《后汉书·张纯传》唐李贤注作《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宋刘敞《七经小传》作《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论语》;清康熙《御纂七经》作《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礼记》。 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见《云笈七签》卷九。 佛家净土宗的七种经典。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授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qī jīng
七纵
见“七纵七禽”。
qī zòng
七识
佛教语。法相宗谓从根本识中派生的七种精神和感觉现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称七转识。
qī shí
七宝
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 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轮王七宝经》:“其王出时有七宝现。何等为七?所谓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摩尼宝、女宝。如是七宝随王出现。” 泛指多种宝物。
qī bǎo
七佐
辅佐商汤的七个大臣。语出《鬻子》:“汤之治天下也,得庆辅、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庆辅或作庆诵。后用作称颂高官之词。
qī zuǒ
七佛
佛教语。谓释迦牟尼及其先出世的六佛。即过去劫中三佛毗婆尸、尸弃、毗舍浮和现在劫中四佛拘留孙、拘那含、迦叶和释迦牟尼。诸经中名号微异,系转译之讹。见《七佛经》、《法苑珠林》卷八。
qī fó
七闽
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的闽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后称福建省为闽或七闽。
qī mǐn
七起
相传禹一饭七起以迎贤士。《艺文类聚》卷十一引《鬻子》:“﹝禹﹞一馈而七起,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恐其留吾门也。'是以四海之士皆至。”北齐刘昼《新论·诫盈》:“夏禹一馈而七起,周公一沐而三握发,食不遑饱,沐不及晞。”后用以称礼贤下士。
qī qǐ
七哀
魏晋乐府的一种诗题。起于汉末。汉王粲、三国魏曹植、晋张载皆有《七哀诗》,为反映社会动乱,抒发悲伤感情的五言诗。 泛指多种哀伤。
qī āi
七一
1921年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来确定七月一日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
qī yī
七泽
相传古时楚有七处沼泽。后以“七泽”泛称楚地诸湖泊。
qī zé
七略
书名。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西汉刘歆编辑宫廷藏书,分成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七类。故称《七略》。
qī lüè
七录
书名。是继汉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着,南朝梁阮孝绪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已失传,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广弘明集》卷三中。 宋代福建莆田郑寅分列所收藏的图书为七录:曰经,曰史,曰子,曰艺,曰方伎,曰文,曰类。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qī lù
七禽
见“七纵七禽”。
qī qín
七元
指日、月、五星运行的周期。 指日、月、五星。 旧律历家以二十八星宿中的七宿配六十甲子,一元甲子起虚,二元起奎,三元起毕,四元起鬼,五元起翼,六元起氐,七元起箕,凡四百二十日为一周始,共得甲子七次,故称七元。参阅清《协纪辨方书》卷一引《考原》。
qī yuán
七国
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 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qī guó
七条
即郁多罗僧,僧人之上着衣。因衣有横截七条,故称。见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
qī tiáo
七赋
指五谷和桑、麻。
qī fù
七祖
七代祖先。 佛教称传法相承的七代。华严宗以马鸣、龙树、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为七祖。禅宗南宗以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神会为七祖。禅宗北宗以弘忍的另一弟子神秀为六祖,普寂为七祖。
qī zǔ
七碗
见“七椀茶”。
qī wǎn
七术
指国君驾驭群臣的七种方法。 指越大夫文种教句践伐吴的七种策略。 指鬼谷子用兵七法。即威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
qī shù
一七
旧时称人死后的头一个第七天。故亦称头七。 犹一周。泛指七天。
yī qī
七魄
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见《云笈七签》卷五四。
qī pò
七律
“七言律诗”的简称。一种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的格律诗。 七言律诗的省称。
qī lǜ
头七
指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或第七天。
tóu qī
二七
即十四。见“二七斋”。 见“二七斋”。
èr qī
柳七
宋柳永排行第七,人以此称之。
liǔ qī
七月
《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西周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qī yuè
七叶
七世;七代。 见“七叶树”。
qī yè
七迁
谓迁往七陵居住。
qī qiān
连七
见“连七纸”。
lián qī
七正
同“七政”。
qī zhèng
七王
指七国。 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等七个叛乱的诸侯王。 南宋追封高宗时抗金诸将韩世忠为蕲王、刘安世为鄜王、张俊为循王、岳飞为鄂王、杨存中为和王、吴玠为涪王、吴璘为信王,合称七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七王》。
qī wáng
四七
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年。 二十八。四乘七所得。亦指人年二十八岁。 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
sì qī
七贵
指西汉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隋末,洛阳人称段达、王世充、元文都、卢楚、皇甫无逸、郭文懿、赵长文为七贵。见《隋书·越王侗传》。泛指权贵。 隋 末, 洛阳 人称 段达、王世充、元文都、卢楚、皇甫无逸、郭文懿、赵长文 为七贵。见《隋书·越王侗传》。 泛指权贵。
qī guì
七诰
南朝梁陶弘景撰《真诰》二十卷,分为《运题象》、《甄命授》、《协昌期》、《稽神枢》、《阐幽微》、《握真辅》、《翼真检》七篇。后因以“七诰”泛称道教经典。
qī gào
七百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用“七百”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
qī bǎi
七古
七言古体诗的省称。
qī gǔ
七液
道家指四时灵气与紫、白、黄三元灵气结成的灵液。
qī yè
七言
指七字诗句。指七言诗。 指七言诗。
qī yán
七真
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传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隐于茅山得道成仙,后晋之杨羲、许穆、许翙及唐之郭崇真皆于茅山得道,因合称“七真”。唐陆龟蒙《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自注:“三茅、二许、一杨、一郭,是为七真。”唐齐己《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2)指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紫清、刘永年、彭鹤林七人,称“南宗七真”。(3)指马丹阳、丘长春、谭长真、刘长生、郝广宁、王玉阳和孙清静(仙姑)七人,称“北宗七真”。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并分别赐以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之名,谓之“七真”。
qī zhēn
七伤
中医学名词。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以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怒恐惧不节伤志为七伤。同书又指生殖系的七种疾病:“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济。”喻嘉言则以《金匮要略》之食伤、忧伤、饮伤、房屋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为七伤。
qī shāng
两七
旧时谓人死后每隔七天为一忌。死者亡故第十四天谓之两七。
liǎng qī
七牢
牛、羊、豕三牲各七。古代天子馈赐诸侯的礼品。
qī láo
七札
七层铠甲。札,甲的叶片。
qī zhá
七采
亦作“七彩”。 七色。
qī cǎi
七襄
谓织女星白昼移位七次。《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郑玄笺:“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至莫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一说,“七襄,织文之数也。《诗》意谓望彼织女,终日织文至七襄之多,终不成报我之文章也。”见明周祈《名义考·七襄》。 指织女星。 指精美的织锦。
qī xiāng
过七
旧俗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
guò qī
七命
周代官爵的第七级,赐国侯伯。 借指封疆大吏。 犹言七名。
qī mìng
七辅
传说辅助黄帝的七个人:风后、天老、五圣、知命、窥纪、地典、力墨(亦作力牧)。见旧题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上。
qī fǔ
七八
七八成。表示将近达到某种极限。 差不多;大概。 七乘八,五十六。
qī bā
七德
指武功的七种德行。 指文治的七种德行。 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qī dé
七志
书名。继刘歆《七略》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着。南朝齐王俭撰。其书分图书为经籍、诸子、文翰、军事、阴阳、术艺、图谱七类。另附道、佛各一类。今佚。
qī zhì
七覆
七处伏兵;七处埋伏。
qī fù
七辩
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于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说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说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说法,名随应辩。说趣涅盘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说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
qī biàn
七事
古代治国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觐、会同、宾客、军旅、田役、丧荒。 指天、地、民与四时之务。 唐代武官随身佩带的七件东西。指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
qī shì
七庙
帝王的宗庙,供奉太祖及三昭三穆共七代祖先。一般指代国家。 王朝的代称。
qī miào
七字
指七言诗。
qī zì
七始
古代乐论,以十二律中的黄钟、林钟、太簇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宾、南吕、应钟为春夏秋冬之始,合称“七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律历·七始》。 作为乐曲名。
qī shǐ
三七
二百十年。二十一岁。人死后廿一日。三魂七魄。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有止血作用,也叫田七。 二十一岁。 人死后廿一日。
sān qī
七均
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称为“七均”。
qī jūn
七曜
从前采用的以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土星命名的一星期的七日: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它们分别对应于现在的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指北斗七星。
qī yào
七单
记载死者殓葬时辰及七七期内冲犯的单子。
qī dān
七珍
同“七宝”。 泛指各种美味。
qī zhēn
七公
星官名。属天市垣,共七星。
qī gōng
七死
七种致死之道。
qī sǐ
七教
古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互相间各自应当遵从的伦理规范。 古指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七种道德规范。
qī jiào
七臣
《孝经·谏诤》:“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郑玄注:“七人谓三公及左辅、右弼、前疑、后丞。”唐玄宗注:“争谓谏也。”后以“七臣”泛指谏臣。 七种人臣。即法臣、饰臣、侵臣、谄臣、愚臣、奸臣、乱臣。 七位人臣。
qī chén
七奔
《左传·成公七年》:“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谓一岁中七次奔走应命。后以“七奔”谓一再奔波。
qī bēn
七等
特指公羊家所谓孔子作《春秋》寓褒贬的七个等级,即州、国、氏、人、名、字、子。 泛指七个等级。
qī děng
七政
古天文术语。说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孔颖达疏:“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史记·五帝本纪》“以齐七政”裴骃集解引郑玄注同此说。(2)指天、地、人和四时。《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3)指北斗七星。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裴骃集解引马融注《尚书》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法;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 古代兵法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
qī zhèng
田七
见“三七”
tián qī
七戎
古代泛称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
qī róng
七出
古代社会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条款。这是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残酷迫害的借口。
qī chū

七组词一二三年级有哪些词语,简单点七字的组词和拼音及意思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