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组词
厥的拼音和组词
突厥
南北朝至唐朝我国西北地区民族。公元六世纪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初属柔然族。西魏时首领土门连续败铁勃,破柔然,建立政权,东至辽海,西抵西海(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为东西两部,唐太宗贞观四年攻灭东突厥,显庆四年唐又灭西突厥,余部西迁中亚。
tū jué
厥角
谓兽之角。厥,其。《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颖达疏:“以畜兽为喻,民之怖惧,若似畜兽崩摧其角然。”《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后因用“厥角”指以额触地。
jué jiǎo
劣厥
亦作“劣撅”。
liè jué
肝厥
病名。病发时状如癫痫。
gān jué
杜厥
犹杜绝。
dù jué
热厥
中医病名。因受邪热,阻碍阳气流通,而使手足逆冷的病。
rè jué
尸厥
见“尸蹷”。
shī jué
厥尾
短尾。
jué wěi
气厥
失去知觉,呈昏迷状态。
qì jué
末厥
宋时俗语。谓卑劣,卑贱。宋欧阳修《六一诗话》:“陶尚书谷尝曰:'尖檐帽子卑凡厮,短靿靴儿末厥兵。'末厥,亦当时话。”宋刘攽《中山诗话》:“今人呼秃尾狗为厥尾,衣之短后者亦曰厥。故欧公记陶尚书诗语'末厥兵',则此兵正谓未贼尔。”一说谓倔强凶悍。
mò jué
厥逆
中医学病症名。指手足厥冷。 中医学病症名。指胸腹剧痛,两足暴冷,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的病症。参阅《灵枢·癫狂》。 中医学病症名。指久久头痛的一种。参阅《素问·奇病论》。
jué nì
寒厥
中医病名。因阳虚阴盛而引起。症见四肢厥冷,严重的至于昏迷失去知觉。
hán jué
痰厥
中医病症名。指因痰盛气闭而引起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症。
tán jué
木厥
宋元俗语。倔强凶悍。
mù jué
厥冷
中医学名词。手足厥冷,也叫“手足逆冷”、“四逆”。指手足四肢由下而上冷至肘膝的症状。有寒热之分。可见于伤寒、厥证、疝等病症。参阅《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jué lěng
愤厥
由于愤气郁结造成的痉挛昏厥。
fèn jué
播厥
播种。
bō jué
厥弛
摇动的样子。
jué chí
厥阴
中医学名词。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 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参阅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jué yīn
暴厥
突然昏厥。
bào jué
发厥
昏厥,失去知觉。
fā jué
厥组词一二三年级有哪些词语,简单点厥字的组词和拼音及意思查询。